首页

女主招奴 太原

时间:2025-05-23 08:05:07 作者:这类食物吃多了不光缺钙,还危害心血管!肾不好的人尤其注意 浏览量:40668

  印度总理莫迪日前“罕见”地就中印关系直接表态,引发关注。他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独家专访时表示,印中关系非常重要且意义重大;印中双方亟需解决长期以来的边境问题,以克服双边关系异常干扰;印中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对两国和地区都很重要。此外,他还对两国通过外交和军事层面积极和建设性接触,恢复和维持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表达了乐观态度。路透社将莫迪这一最新的言论解读为,“莫迪在中印双边问题上的语气明显软化”。

  印度方面,尤其是外交和军事等相关方面负责人,这几年就中印关系和边境问题时不时就会说上两句,时软时硬。但是莫迪本人的表态尤其是直接阐明立场却是鲜见的,而且很挑“时机”,所以基本每次都会受到舆论的格外重视。上一次备受关注的内容是,莫迪去年在日本广岛出席七国集团(G7)峰会时,强调印中边境和平与安宁对两国维持正常双边关系至关重要,“印度完全准备并致力于保护本国主权和尊严”,显然也是挑着那些想看中印争执的西方听众而说的。这一次表态是在美国就边境问题拉偏架激化矛盾之后、印度即将迎来大选之前,更加耐人寻味。

  应该说,莫迪在专访中对中印关系释放了相当积极的信号,是对一段时间以来印度在边境问题上态度和言行有所升温趋势的及时纠偏,也表现出务实解决问题、缓和双边关系的意愿。实际上,这一态度也是中方一贯坚持的,边界问题不是中印关系的全部,应当将其放在中印关系的适当位置加以妥善管控,相信双方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通过外交军事渠道解决问题。如果印方能将莫迪的这一表态落到实处,跟中方相向而行,相信双边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向前发展是可以期待的。

  当然,作为在美国影响力颇大的时政杂志《新闻周刊》上发表的专访,莫迪显然也清楚受众主要是在美国和西方舆论中。这些话恐怕在华盛顿一些希望通过中印交恶削弱中国的人那里并不那么“悦耳”,但这恰恰也是印度现在很想说给他们听的。对于华盛顿希望加剧“龙象之争”甚至引导中印走上对抗之路的想法,印度的最高层还是保持了清醒的认知,把发展对华关系的战略自主性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也在那些希望美印进一步深度捆绑的印度国内外声音面前保持了克制态度,给自己留下了更多的回旋空间。

  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些言论反映了印度对于当前地缘政治和经济关系的一种看法。这篇专访谈了印度“崛起”在内政外交方面的很多表现,而莫迪作为此次大选最重要的候选人,他的政见和态度无疑也会是印度下一阶段发展重要方向的“窥视”。能看得出来,发展仍然是印度最重要的议题,那么印度势必需要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与中国陷入对抗将会挤压用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而与中国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才是印度更有利的地缘政治和经济选择。

  实际上,作为全球两个最引人瞩目的发展中国家,两个拥有古老文明的亚洲国家,怎么看待彼此间的关系,怎么看待发展,应该有走出西方非友即敌、你强我就弱思维的格局和想象力。其实,中方一直呼吁,希望印度能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把握双边关系。对于印度而言,要做到这一点面临的诱惑以及战略陷阱可不小,需要印方时刻保持清醒、摒弃来自第三方势力不怀好意的干扰。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四届“天后宫妈祖巡安盛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卡市举行

工程师们决定采用另一种钢壳混凝土结构。“最大的挑战是没有前例可供参照,这意味着风险未知。”黄清飞介绍。所谓沉管,是用混凝土或钢材建成的巨大中空管道,将其置入海底后连接形成隧道,汽车便可在其中通行。具体到钢壳混凝土结构,之前只有日本的两条长约几百米的隧道用过,而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长达6.8公里,由32个管节及1个最终接头组成,标准宽度46米,异形管节最宽处55.46米,无疑对沉管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长沙召开

“今年上党区春播作物意向面积30.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8.8万亩,蔬菜1.5万亩。”20日,上党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负责人韩国君介绍,该区80余家农资经营单位储备种子49万公斤、肥料1.5万余吨,农资货源充足,销售渠道畅通。

民众走进南京古巷乐享中秋

此次COP29大会系列活动关注氢能在全球实现净零排放中的重要角色,特别是在道路交通和难以脱碳领域的深远影响。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观点认为,这不仅促进了中国与全球在清洁氢能领域的合作,还推动了各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构建上的共同努力。

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搭建与中东欧合作新通道

推动“新城发力”三年多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区和管委会围绕五个新城发展定位,积极落实新城规划建设要求,让新城发展活力和能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珠峰地区水-热-碳通量观测试验 专家解读空地如何协同

从“一键和解”到“放心消费收款码”再到分层调解机制,下姜村的案例是杭州探索乡村治理的一次创新,也是杭州持续优化消费环境的一个缩影。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